在法律範疇中,「法人」是指自然人以外,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一種組織體,法人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。換句話說,法人原則上可和生物體的自然人一樣,擁有財產或負擔義務。法人可以參與民事活動並享有民事權利,可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,可以訴訟,可以破產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由法律創設的一種組織,是人格化的法律主體,可以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。然而,有一些專屬於自然人的權利義務,如生命權、健康權、遺產繼承權等,法人則不能享有。
可以參考 專業投資顧問教你:自營是什麼?如何追蹤自營操作賺大錢
法人具有哪些特徵?
法人是一種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組織體,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。法人具有自然人所不具備的以下特徵:
法人構成與種類介紹
法人是一種由法律所創造出來的組織體,它可以獨立於法律所保護的個人存在,具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,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活動,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法人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:
- 法律規定或創造:法人是由法律所創設的,並由法律規定其權利和義務。
- 組織章程:法人必須有自己的組織章程,以規範其內部運作和決策程序。
- 成員:法人由一群人或組織所組成,這些成員共同承擔法人的權利和義務。
- 財產:法人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,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交易。
法人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,最常見的法人種類包括:
- 營利法人: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而設立的法人,例如公司、合夥企業等。
- 非營利法人:非營利法人是以非營利為目的而設立的法人,例如慈善機構、宗教組織等。
- 政府法人:政府法人是政府設立的法人,例如政府機構、公營事業等。
法人是指什麼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法人組織如何設立與登記
法人組織的設立與登記,在台灣必須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。一般而言,法人組織可分為營利法人及非營利法人。營利法人主要以營利為目的,而非營利法人則以促進公益為目的。
營利法人組織的設立,需要向經濟部辦理設立登記,並且繳納規定的登記費用。在申請設立登記時,需要提交設立申請書、公司章程、股東名冊等文件。非營利法人組織的設立,則需要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,繳納規定的登記費用,並且提交設立申請書、組織章程、創始會員名冊等文件。
法人組織的登記,需要經過主管機關的審核。審核通過後,法人組織才能正式成立,並且開始行使權利和義務。法人組織在登記後,需要定期向主管機關提交財務報表等文件,以供主管機關監督管理。
法人組織的設立與登記,是法人組織合法存在的前提。因此,法人組織在設立和登記時,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,以確保法人組織的合法性。法人設立程序和登記程序如下:
- 發起人訂立公司章程
- 召開創立大會並推舉董事、監察人
- 向經濟部公司登記處辦理設立登記
- 取得統一編號
- 公司設立完成
- 發起人訂立組織章程
- 召開創立大會並推舉理監事
- 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
- 取得統一編號
- 法人設立完成
法人組織如何設立與登記 | ||
---|---|---|
法人組織類型 | 設立程序 | |
營利法人 | 非營利法人 | |
發起人 | 訂立公司章程 | 訂立組織章程 |
會議 | 召開創立大會 推舉董事、監察人 |
召開創立大會 推舉理監事 |
登記 | 向經濟部公司登記處辦理設立登記 | 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 |
統一編號 | 取得統一編號 | |
完成 | 法人設立完成 |
法人:法律賦予權利義務主體能力的組織體
在法律中,法人是一種由法律創設而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能力的組織體,可擁有財產或負擔債務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由法律創建的一種組織或機構,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法律主體,也是一個民事權利主體,可以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、並據此產生法律關係,並可以代表其成員或所有者進行訴訟,以及可以破產。法人組織形式通常包括公司、社團、基金會、政府機關、學校等,這些法人組織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、承擔債務、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或被起訴。
根據民法規定,法人成立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:
- 有組織:法人必須具有組織章程或組織規約,以界定其宗旨、結構和運作規則,使法人成員瞭解他們在法人組織中的權利和義務。
- 有目的:法人必須有明確的宗旨或目的,並在章程或組織規約中載明,這些宗旨或目的應該是合法的,並符合社會公共利益。
- 有財產:法人必須有一定的財產基礎,以維持其運作和履行其宗旨。財產基礎可以是現金、資產、或其他有價值的物品,通常在法人成立時由創始人或成員提供。
總之,法人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概念,它為組織和機構提供了一種法律框架,使它們可以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運作。法人可以擁有財產、承擔債務、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或被起訴,這使得法人可以有效地參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,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法人能力及其限制:法人可為的與不可為
法人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能力,同時也受到一定的限制。法人能力,是指法人依法規定可以從事的民事行為或者法律行為的能力。法人依其設立的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等的不同,而具有不同的法人能力,如商業法人、非營利法人等,其法人能力各有不同。
- 法人可為:法人可以依法從事與其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相符合的民事行為,包括民事契約的締結、執行和解除,財產的取得、處置和管理,民事訴訟的起訴和應訴,民事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履行等。
- 法人不可為:
- 法人不得從事與其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無關的民事行為。
- 法人不得從事法律禁止的民事行為,例如,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、不得違反公共利益、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等。
法人能力受到限制的原因有許多,包括:1. 法人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的限制。2. 法律的限制。3. 法人組織章程或章程的限制。4. 法人成員的決議或同意。5. 公共利益或國家安全的限制等。
法人能力的限制對法人自身和他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一方面,法人能力的限制可以防止法人濫用其權利,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,也有助於保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。另一方面,法人能力的限制也可以保護法人本身,防止法人因從事違法或不當的民事行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,影響法人組織本身之運作。
法人是指什麼?結論
綜上所述,自然人不同於法人,是一種由法律創設的組織體,是人格化的法律主體,可以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,可以訴訟,可以破產,可以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,法律賦予法人組織權利義務主體能力的存在。但是,也有很多權利義務是法人不享有的,如專屬於自然人的權利義務,例如生命權、健康權、遺產繼承權等。
而法人組織一旦經登記機關覈准登記成立後,便成為有權利能力,具有獨立的人格,可以享有民事權利,承擔民事義務,從事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。
法人是指什麼? 常見問題快速FAQ
1. 什麼是法人?
法人是指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組織體,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,可擁有財產或負擔義務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通過法律設立的一種組織,而不是自然人,而是由法律擬制的一種組織。
2. 法人有哪些特徵?
法人具有以下特徵:具有組織結構,人格化,可以成為民事權利主體,可以參與民事活動,可以擁有財產權和民事權利,可以承擔民事義務,可以對外訂立合同。
3. 法人設立需要什麼條件?
根據各國法律規定,法人設立通常需要具備以下條件:有設立人的行為意願,有設立法人的目的,有設立法人的資產,有設立法人的章程或組織規約,有設立法人的組織機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