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人是指什麼?法人能力及其限制

法人是指什麼?法人能力及其限制

在法律範疇中,「法人」是指自然人以外,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一種組織體,法人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。換句話說,法人原則上可和生物體的自然人一樣,擁有財產或負擔義務。法人可以參與民事活動並享有民事權利,可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,可以訴訟,可以破產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由法律創設的一種組織,是人格化的法律主體,可以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。然而,有一些專屬於自然人的權利義務,如生命權、健康權、遺產繼承權等,法人則不能享有。

可以參考 專業投資顧問教你:自營是什麼?如何追蹤自營操作賺大錢

法人具有哪些特徵?

法人是一種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組織體,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。法人具有自然人所不具備的以下特徵:

  • 獨立的人格:法人一經成立,即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法律主體,可以獨立享有權利、承擔義務,不因其成員的變更而受到影響。法人的人格獨立性,使其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,如簽訂合同、進行訴訟等。
  • 有限責任:法人與其成員之間具有有限責任關係。法人成員僅以其出資額或股權對法人債務承擔責任,而不會對法人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。有限責任可以保護法人成員的個人資產,使其免受法人債務的影響。
  • 組織結構嚴密:法人實行組織結構嚴密的制度,具有明確的權力架構和分工。法人組織結構一般包括股東大會、董事會、監事會等,這些機構共同管理法人事務,行使職權,確保法人運營的合法性、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  • 財產獨立:法人擁有獨立的財產,可以獨立行使財產權,包括擁有、使用、收益和處分財產。法人財產與其成員的個人財產是分離的,法人對其財產享有所有權,成員不得以個人的名義使用或處分法人的財產。
  • 長期性:法人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組織體,不受其成員變更的影響。法人可以通過其組織章程或法律規定,確定其存在的期限,但一般情況下,法人具有長期的存在性,可以跨越不同時期和世代,繼續行使其職能。
  • 【產業捷報#16進階榮耀班】|成衣華麗轉身 法人愛誰?美日客同追 大戶卡位中|李兆華、張捷《理財達人秀》2023.08.26

    法人構成與種類介紹

    法人是一種由法律所創造出來的組織體,它可以獨立於法律所保護的個人存在,具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,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活動,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法人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:

    1. 法律規定或創造:法人是由法律所創設的,並由法律規定其權利和義務。
    2. 組織章程:法人必須有自己的組織章程,以規範其內部運作和決策程序。
    3. 成員:法人由一群人或組織所組成,這些成員共同承擔法人的權利和義務。
    4. 財產:法人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,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交易。

    法人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,最常見的法人種類包括:

    • 營利法人:營利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而設立的法人,例如公司、合夥企業等。
    • 非營利法人:非營利法人是以非營利為目的而設立的法人,例如慈善機構、宗教組織等。
    • 政府法人:政府法人是政府設立的法人,例如政府機構、公營事業等。
    法人是指什麼?法人能力及其限制

    法人是指什麼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    法人組織如何設立與登記

    法人組織的設立與登記,在台灣必須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辦理。一般而言,法人組織可分為營利法人及非營利法人。營利法人主要以營利為目的,而非營利法人則以促進公益為目的。

    營利法人組織的設立,需要向經濟部辦理設立登記,並且繳納規定的登記費用。在申請設立登記時,需要提交設立申請書、公司章程、股東名冊等文件。非營利法人組織的設立,則需要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,繳納規定的登記費用,並且提交設立申請書、組織章程、創始會員名冊等文件。

    法人組織的登記,需要經過主管機關的審核。審核通過後,法人組織才能正式成立,並且開始行使權利和義務。法人組織在登記後,需要定期向主管機關提交財務報表等文件,以供主管機關監督管理。

    法人組織的設立與登記,是法人組織合法存在的前提。因此,法人組織在設立和登記時,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,以確保法人組織的合法性。法人設立程序和登記程序如下:

  • 營利法人:
    1. 發起人訂立公司章程
    2. 召開創立大會並推舉董事、監察人
    3. 向經濟部公司登記處辦理設立登記
    4. 取得統一編號
    5. 公司設立完成
  • 非營利法人:
    1. 發起人訂立組織章程
    2. 召開創立大會並推舉理監事
    3. 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
    4. 取得統一編號
    5. 法人設立完成
    法人組織如何設立與登記
    法人組織類型 設立程序
    營利法人 非營利法人
    發起人 訂立公司章程 訂立組織章程
    會議 召開創立大會
    推舉董事、監察人
    召開創立大會
    推舉理監事
    登記 向經濟部公司登記處辦理設立登記 向主管機關辦理設立登記
    統一編號 取得統一編號
    完成 法人設立完成

    法人:法律賦予權利義務主體能力的組織體

    在法律中,法人是一種由法律創設而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能力的組織體,可擁有財產或負擔債務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由法律創建的一種組織或機構,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法律主體,也是一個民事權利主體,可以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、並據此產生法律關係,並可以代表其成員或所有者進行訴訟,以及可以破產。法人組織形式通常包括公司、社團、基金會、政府機關、學校等,這些法人組織可以擁有自己的財產、承擔債務、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或被起訴。

    根據民法規定,法人成立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:

    1. 有組織:法人必須具有組織章程或組織規約,以界定其宗旨、結構和運作規則,使法人成員瞭解他們在法人組織中的權利和義務。
    2. 有目的:法人必須有明確的宗旨或目的,並在章程或組織規約中載明,這些宗旨或目的應該是合法的,並符合社會公共利益。
    3. 有財產:法人必須有一定的財產基礎,以維持其運作和履行其宗旨。財產基礎可以是現金、資產、或其他有價值的物品,通常在法人成立時由創始人或成員提供。

    總之,法人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概念,它為組織和機構提供了一種法律框架,使它們可以作為獨立的法律主體運作。法人可以擁有財產、承擔債務、並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或被起訴,這使得法人可以有效地參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,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
    法人能力及其限制:法人可為的與不可為

    法人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能力,同時也受到一定的限制。法人能力,是指法人依法規定可以從事的民事行為或者法律行為的能力。法人依其設立的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等的不同,而具有不同的法人能力,如商業法人、非營利法人等,其法人能力各有不同。

    • 法人可為:法人可以依法從事與其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相符合的民事行為,包括民事契約的締結、執行和解除,財產的取得、處置和管理,民事訴訟的起訴和應訴,民事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履行等。
    • 法人不可為
      1. 法人不得從事與其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無關的民事行為。
      2. 法人不得從事法律禁止的民事行為,例如,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、不得違反公共利益、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等。

    法人能力受到限制的原因有許多,包括:1. 法人設立目的、宗旨和任務的限制。2. 法律的限制。3. 法人組織章程或章程的限制。4. 法人成員的決議或同意。5. 公共利益或國家安全的限制等。

    法人能力的限制對法人自身和他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一方面,法人能力的限制可以防止法人濫用其權利,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,也有助於保護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。另一方面,法人能力的限制也可以保護法人本身,防止法人因從事違法或不當的民事行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,影響法人組織本身之運作。

    可以參考 法人是指什麼?

    法人是指什麼?結論

    綜上所述,自然人不同於法人,是一種由法律創設的組織體,是人格化的法律主體,可以擁有財產、從事民事活動,可以訴訟,可以破產,可以作為民事權利主體,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,法律賦予法人組織權利義務主體能力的存在。但是,也有很多權利義務是法人不享有的,如專屬於自然人的權利義務,例如生命權、健康權、遺產繼承權等。

    而法人組織一旦經登記機關覈准登記成立後,便成為有權利能力,具有獨立的人格,可以享有民事權利,承擔民事義務,從事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。

    法人是指什麼?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1. 什麼是法人?

    法人是指由法律創設而可以成為權利義務主體的組織體,具備享受權利、負擔義務的能力,可擁有財產或負擔義務。法人與自然人不同,它是通過法律設立的一種組織,而不是自然人,而是由法律擬制的一種組織。

    2. 法人有哪些特徵?

    法人具有以下特徵:具有組織結構,人格化,可以成為民事權利主體,可以參與民事活動,可以擁有財產權和民事權利,可以承擔民事義務,可以對外訂立合同。

    3. 法人設立需要什麼條件?

    根據各國法律規定,法人設立通常需要具備以下條件:有設立人的行為意願,有設立法人的目的,有設立法人的資產,有設立法人的章程或組織規約,有設立法人的組織機構。

    發佈留言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